环保实践沃心田,携手共建碧水园

2025-08-25 22:04:29
为深入贯彻落实生态环境部、共青团中央等部门联合发布的《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规范十条》要求,进一步引领公民践行生态环境保护义务责任,增强全社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推动形成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物理党支部协助理学院社会实践团联合新文社区,组织开展“河清岸绿·环保科普”实践活动。通过河道治理、科普宣教与环保课堂三个维度的联动,切实推动环保政策落细落实至基层单元。
活动伊始,志愿者身着统一标识服装,在社区生态条线负责人沈老师引导下,手持垃圾捡拾器与环保袋,沿南港河岸线展开“地毯式”清理。志愿者们躬身拾捡,将散落在河岸草丛、步道缝隙的塑料瓶、食品包装袋、烟蒂等废弃物逐一收入袋中,以实际行动践行“巡河护绿,人人有责”的理念。过程中,社区工作人员现场指出河道治理痛点:雨水冲刷带来的岸坡垃圾堆积、部分居民随手丢弃杂物、以及上游漂浮物滞留等问题突出。针对现状,实践团与社区共同提出“三维治理”方案:(1)强化源头管控。联合物业在小区临河区域增设分类垃圾桶与警示标识,组织志愿者定期巡查劝导;(2)提升拦截能力。建议在河道上游增设漂浮物拦截网,并定期组织力量集中打捞;(3)深化宣教联动。将河道清洁纳入社区常态化志愿活动,结合环保课程增强居民“护河即护家”意识。
志愿者自发组成“环保宣讲小分队”,走进临街商铺与居民活动区,开展面对面科普。他们精心制作了图文并茂的环保知识手册,结合南港河实例,向居民和沿街商铺店员讲解生活塑料污染的危害、节约用水用电、垃圾分类方法,传递“节约用水,垃圾分类,从我做起”的倡议。在社区便利超市,志愿者耐心解释可降解购物袋的优势;在居民纳凉点,志愿者用通俗语言阐释垃圾分类对减轻河道污染负荷的关键作用。居民们频频点头,一位水果店老板当即表示:“以后会更注意果皮纸屑的分类,做到垃圾精准投递!”
汗水滴落处,河岸焕新颜;知识传递间,共识渐凝聚;童真画笔下,希望正萌发。此次环保实践活动,是物理党支部协助理学院社会实践团用脚步丈量责任、以行动诠释担当的生动写照。他们不仅清理了河岸垃圾,更疏通了一条连接社区、商铺与家庭的“绿色共识之河”。当环保意识从书本走进生活,从口号化为习惯,点滴微光终将汇聚成守护绿水青山的磅礴力量。

责任编辑:韩朝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开展“河清岸绿·环保科普”活动,清理南港河岸垃圾,科普环保知识,增强居民环保意识,推动绿色生活方式,助力生态文明建设。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