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支部党员指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取得丰硕成果

发布时间:2025-10-23 21:29:00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论述,引领广大青年学子在社会大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扬州大学外国语学院紧扣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主题,于2025年暑期精心组织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学院1097名学子全员参与,组建100支服务团队,在43位指导教师带领下,充分发挥外语专业优势,在祖国大地上书写新时代外院学子的青春答卷。

思想铸魂固根基,红色砺志续新章

外院学子将社会实践作为生动的思政大课,在追寻红色足迹中坚定理想信念,在传承红色基因中筑牢思想根基,让青春在为祖国、为人民的奉献中绽放绚丽光彩。

(一)铁血丹心访金陵,青春影像溯峥嵘

铁血丹心照金陵团队深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通过文献溯源、街头访谈、实地考察等方式,深度挖掘抗战英雄事迹,以青年视角还原历史真相,让历史记忆与英雄精神跨越时空,激发社会各界特别是青年群体的爱国情怀与使命担当。

1

(二)星火传承铁军魂,实地观摩悟初心

星火燎原团队走进盐城新四军纪念馆,通过观摩馆内珍贵文物、聆听专业历史讲解、参与互动体验等活动,深刻领悟铁军精神的丰富内涵与时代价值。

2

(三)理论宣讲下基层,青春话语传党音

各实践团队积极化身青年宣讲员,深入乡村田间、社区街道,结合自身学习体会,用生动通俗的语言向基层群众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各项惠民政策,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在政策传递的最后一公里展现外院学子的青春担当。

3

文化寻根续薪火,非遗焕新绽华彩

外院学子深入挖掘传统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内涵,通过实地调研、亲身体验和创新传播等方式,让古老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勃勃生机。他们以青年视角解读文化基因,运用专业能力搭建文化传承的桥梁。

(一)运河探流溯共融,民族基因植心田

千年运河民族共融实践团沿着扬州运河沿线展开深入探索,通过查阅地方志、采访当地居民、收集口述历史等方式,系统梳理运河承载的多民族交往交融历史,深入挖掘其中的民族基因

4

(二)双语传播扬非遗,漆扇舞动世界窗

语润漆香扇舞世界团队聚焦扬州漆器髹饰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构建运河文化+非遗技艺+双语传播模式,推动扬州非遗走向国际舞台。

5

(三)乡土课堂润童心,农耕智慧薪火传

萤火驿站”“蚕桑新语等服务团队深入社区暑托班,创新开设蚕桑文化、乡土历史等特色课程,让孩子们在生动有趣的故事中领略中华农耕文明的博大精深,为乡村文化振兴播撒希望的种子。

6

7

公益服务暖人心,专业赋能显担当

外院学子秉持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将外语专业特长与公益服务深度融合,在教育帮扶、特殊关怀等领域传递温暖,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一)支教助学播希望,线上线下递温情

蜀光新禾支教队远赴四川平昌,开设语言文化、艺术素养等多元特色课程;安心港湾团队参与无锡暑托班服务,既辅导课业学业,又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王淑婳等志愿者开展线上支教,通过网络平台跨越地域限制传递知识,用实际行动彰显教育公平的温度。

8

(二)星愿同行筑心桥,智慧陪伴护成长

星愿同行送温暖志愿服务队等走进康复学校、社区家庭,耐心陪伴孤独症儿童。通过感统训练、情景模拟、趣味游戏等专业方法,用爱心和智慧搭建沟通的桥梁,守护星星的孩子健康成长,展现外院学子的人文关怀。

9

(三)外语搭桥助寻根,国际交流展风采

志愿者赵芷溪在福利院为国际领养家庭提供精准翻译服务,助力文化寻根之旅;薛清雨、金秀妍在大阪世博会智利馆担任志愿者,出色完成文化讲解任务,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展现中国青年的国际形象。

10

聚力乡村振兴,青春建功立业

外院学子主动扎根乡村一线,聚焦基层治理、产业发展、文化建设等关键领域,以实干精神融入乡村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活力。

(一)基层服务解民需,党群连心共前行

王馨怡、郝海朝等同学深入村镇、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参与文件整理、政策解读、暑托服务等日常工作。他们创新工作方法,优化服务流程,切实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让党的服务真正走进群众心里。

11

(二)电商赋能非遗路,直播振兴家乡业

王一淳走进水晶电商创业园,调研非遗技艺与电子商务的融合发展路径;蚕桑新语团队通过直播+访谈等形式推广茧丝绸产品,为家乡特色产业振兴出谋划策,探索出非遗传承与经济发展的创新模式。

12

(三)文脉传承优环境,知行合一建家园

褚楚等同学深入探访历史街区,从了解地方历史到参与环境整治,在实践中深刻理解乡村振兴需要文脉传承与人居环境改善并重。他们以实际行动参与社区环境优化,共建美好家园。

13

职场实践阔视野,跨界探索强本领

外院学子积极走进企业、媒体、文博等单位开展实习与调研,在实践中检验所学知识,弥补自身不足,提升专业技能与综合素养,明确未来发展方向。

(一)企业实习求真知,职业认知深践行

陈姿彤、高羽欣等同学在企业实习期间,深入学习生产工艺流程,熟练处理行政事务,全面了解企业运作模式和职场能力要求。通过实务锻炼,显著提升了职业能力和团队协作水平。

14

(二)融媒策采展才华,博馆讲解述古今

郭艾辰在融媒体中心参与新闻策划与采访工作,金安琪在博物馆担任讲解志愿者。她们在传媒与文化领域的一线实践中快速适应行业节奏,用专业能力和青春热情传递信息、传播文化。

15

(三)学术调研启新思,专业融合促创新

解码苏韵团队深入调研方言对英语发音的影响,建立专业语音数据库并开发配套教学产品;文化IP调研团队系统分析主题乐园IP的影响力机制,为文化创新与青年互动提供学理支持与实践建议。

16

未来,外院学子将继续紧跟时代步伐,持续深化实践探索。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铸就青春外院、青春中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外语人的智慧与力量!

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学院党员教师坚持以服务学生成长为己任,积极指导和带领学生走出课堂、深入社会,将专业所学与社会实际相结合,在实践中提升综合素养和社会责任感。通过开展各类实践服务活动,党员教师将思想引领和专业指导有机融合,践行以实践育人、以服务育人的工作理念,为新时代高素质人才培养夯实了坚实基础。


责任编辑:焦丹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支部党员指导学生参加“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并取得丰硕成果。
    热度
    more +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