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演绎情景剧《大汉牡丹情》,为邢台市“文化兴市”战略贡献力量
在邢台市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自然资源的滋养下,近年来,我市积极推进“文化兴市”战略,取得了显著的成就。4月15日晚,“汉风千年 国色芳华”第十二届汉牡丹文化节开幕式在邢台市泉城礼堂隆重举行。本次活动不仅进一步彰显了邢台的文化魅力,而且有效促进了文化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为加快建设具有泉城特色的旅游休闲城市注入了新的活力。
戏剧影视艺术系教师党支部充分发挥党建思政和教书育人的双重优势,将牡丹文化与历史故事巧妙融合,创作并演绎了东汉历史文化题材的情景剧《大汉牡丹情》,在汉牡丹文化节上赢得了广泛赞誉。
追溯至西汉末年,王莽篡位引发天下大乱,刘秀挺身而出,率百万雄师平定祸乱。在鄗城牡丹园,牡丹神花助其转危为安,成为流传千古的佳话。刘秀在鄗南千秋亭设立坛场,举行登基大典,感激牡丹救主之恩,特封鄗城牡丹为牡丹仙子。戏剧影视艺术系通过情景剧的形式生动再现了登基大典及牡丹封神仪式,为观众带来了全新的体验。
为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充分发挥高校“双带头人”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戏剧影视艺术系教师党支部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课程建设紧密结合。继成功创排演出《郭守敬》《医祖扁鹊》等历史题材作品后,此次情景剧《大汉牡丹情》的成功演绎,不仅是对邢台学院戏剧影视艺术系专业实力的有力证明,更是对文化自信的有力展现,充分体现了新时代教师队伍的使命担当和创新精神。
在汉牡丹文化节期间,邢台学院戏剧影视艺术系充分利用自身专业优势,紧密依托精心编排的《大汉牡丹情》这一剧目,巧妙地将柏乡汉牡丹园这一自然景观作为实景舞台,隆重推出了《大汉牡丹情》实景剧的展演及游园活动。此次活动不仅邀请了柏乡当地的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到演出中来,更是通过这种形式,让广大百姓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表演艺术的独特魅力。这一举措的深远意义在于,它不仅有助于深入挖掘和保护当地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更是积极推动这些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可持续利用,从而为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贡献出邢台学院戏剧影视艺术系的智慧和力量。通过这样的活动,不仅提升了文化节的内涵和影响力,也为当地的文化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