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者陈小鸿:为者常成、行者常至

2025-10-06 09:13:40 同济交通

微信图片_2025-09-29_110541_206

教师节 Teachers' Day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

Quicker_20250929_110617

“在过去的40多年里,我在不同的岗位上工作,也扮演过不同的角色。但对我而言,最重要的还是教师这个岗位,教书育人。如果我带的团队,我的那些学生们能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对我来讲,是最大的成就。”

陈小鸿,女,1961年生,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三八”红旗手标兵,全国“三八”红旗手,首届同济大学“卓越女性奖”获得者。

陈小鸿教授长期从事区域和城市综合交通系统规划和政策研究、开创城市交通治理现代化理论研究领域。现任国家磁浮交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高速磁浮运载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上海市嘉定区人大副主任,上海市重大行政决策咨询论证专家,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协会第六届理事会副理事长,中国城市交通规划学会学术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城市交通论坛副主席等职,《城市交通》《同济大学学报》等期刊编委。曾研发我国第一个城市级(深圳)交通仿真与决策支持系统,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5项。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编制国家标准4项。6篇文章入选城市交通领域影响力最大、知名度最高的学术期刊《城市交通》创刊20周年百篇重要论文,入选篇数排名第一。6份咨询内参获正部级及以上领导批示。研究成果广泛应用和支撑交通行业高质量发展。先后担任2010年上海世博会首席交通专家;上海2035城市总体规划核心专家。曾获上海市育才奖、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普通高校优秀教材奖;曾获建设部华夏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07)、上海市优秀工程咨询成果奖一等奖(2023)等协会奖和上海市决策咨询成果一等奖(2004、2010)和三等奖(2023)等省部级奖共10余项;荣获2013年上海市“三八”红旗手标兵、2014年全国“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2023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陈小鸿教授潜心教育事业40余年,是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最值得信任的师长和学习的楷模。陈老师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始终把教书育人放在第一位,言传身教、兢兢业业,为学生树立榜样。

Quicker_20250929_110739

作为学科带头人,尽管承担大量的科研与行政管理工作,但陈小鸿老师始终更为看重自己作为一名教师的职责。从教40余年来,陈老师带领的研究组共指导近300名研究生,多位同学获得上海市和同济大学优秀毕业生、优秀学生奖励,其中更有10余名毕业生在国内外知名高校任教。

在学术上,陈老师始终是严格甚至严厉的。与学生每周定期举行的学术研讨例会,陈老师往往是第一个到场的人。由于科研任务繁重,陈老师经常放弃就餐而保证对学生的学术指导时间。在生活上,陈老师对学生的关爱可以用无微不至来形容。作为女性教师,陈老师的细心与细致让不少同学直言像“妈妈”一样,让学子们感受到深深的牵挂。对困难学生,陈老师更是从各方面予以实质性的帮助。陈老师常常将课题组比喻成“家”,在学生眼中她便是温暖家庭中的“大家长”,永远向学生们敞开胸怀,欢迎随时回家看看。

微信图片_2025-09-29_110801_617

陈小鸿教授指导学生中

Quicker_20250929_110829

陈小鸿教授所带领的交通规划教学团队,一直处于同济大学教学改革研究的前沿,先后承担各级教改项目20余项,并获批2门上海市精品课程。但陈老师并不满足于已经取得的成果,长期的基层教学和科研经历,以及对学科发展前沿的敏锐洞察力,使她意识到未来城市交通必定是工程技术与社会科学的综合,多学科交叉融合是必然趋势。

为响应国家升级创新型人才培养新模式,以陈小鸿教授为主导,创建了具有全球视野、中国特色的文-理-工“跨界交叉、深度融合”的“城市交通交叉学科”及培养体系。2017年,“城市交通”学科通过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核备案,2019年开始招收研究生,培养能“读懂城市、理解交通、治理交通”的复合型技术与管理人才。在新学科创立过程中,陈老师亲力亲为,反复修改完善课程体系,召开各类筹备会议多达数十次。为了新学科能够顺利招生,用“废寝忘食”形容陈老师所做的工作毫不为过。

微信图片_2025-09-29_110855_452

2025年6月,与西班牙马德里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交流

Quicker_20250929_110931

新华社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国家级媒体报道,600公里高速磁浮试验样车在同济大学磁浮试验线上成功试跑,标志着我国高速磁浮交通系统研发取得重要突破。这则新闻背后,凝聚的是陈小鸿教授10多年来的辛勤付出。陈老师带领磁浮交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坚守磁浮战略性技术研究阵地,完成“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磁浮专项,承担“十三五”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系统重点研发与系统验证任务、长沙磁浮示范线(詹天佑奖)等重大项目。2022、2024年陈老师组织磁浮中心申报并获批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022年联合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申通地铁股份有限公司申请并获批高速磁浮运载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2020年获批国家铁路局磁浮技术铁路行业重点实验室,负责上海市磁浮与轨道交通协同创新中心(2013-2020)和上海市多网多模式轨道交通协同创新中心(2021-2025)两轮建设任务,不断推动自主化高速磁浮列车在上海高速磁浮示范运营线试验验证计划实施及上海磁浮科创中心有限公司的成立,为保持中国磁浮研发优势和国际影响力做出贡献。

微信图片_2025-09-29_111010_458

2023年10月17日,接待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张剑飞一行来到同济大学磁浮中心专题调研

2018年,《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正式发布,将引领上海建设成为卓越的全球城市。陈小鸿教授是时任上海市长杨雄委任的4位核心专家之一,全程参与了战略研讨、议题研究、草案编制的整个过程,兢兢业业完成专项研究课题,一字一句修改最终文稿。在身患严重眼疾的情况下,陈老师依然坚持工作,积极回应市民对于上海新一轮总规的关切和期盼,多次出席面向社会开放的研讨会并开设公众讲座。最终上海2035总规顺利通过了市委全会、市人大的审核,各部委给予高度肯定,交通运输部领导现场发言高度赞誉,并书面表态“无任何修改意见”。陈老师作为上海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核心专家,参与上海2040总体规划和交通运输部的交通新技术应用决策,提出交通战略与轨道网络结构布局,同时也是全国道路交通文明畅通提升行动计划专家组资深专家。

微信图片_2025-09-29_111042_150

2023年5月18日,香港特首李家超在香港政府总部接见磁浮中心主任陈小鸿为团长的磁浮中心代表团一行

陈小鸿老师是一位有着坚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始终坚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德才兼备的教师楷模。

值此第41个教师节之际

祝愿所有老师们

教师节快乐!

微信图片_2025-09-29_111203_163




责任编辑:王琍琍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陈小鸿老师是一位有着坚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始终坚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德才兼备的教师楷模。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