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女子学院工商管理学院教工第一党支部:“党建+商科教育”深度融合 赋能乡村振兴创新实践
山东女子学院工商管理学院教工第一党支部立足“双带头人”工作室的“头雁”作用,聚焦“党建+商科教育”特色,将支部建设与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等重大任务同频共振。支部现有党员23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9人、博士12人,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省部级教改项目5项,获评“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称号。作为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承担单位,支部以“强思想、强队伍、强服务”为主线,构建“1+3+3+N”工作架构(即以党建引领双融双促为核心,联动3类共建主体,创新“3F”工作模式,辐射N个服务场景),形成“党建引领学科发展、支部赋能产业升级”的创新生态。
一、构建“三维联建”机制 形成全域党建共同体
聚焦“校地协同、产教融合、社会增效”三位一体,创新打造“组织联建、资源联享、发展联动”的全域党建共同体,形成“党建强基、发展增效、服务提质”的良性循环。
(一)校地协同强根基:以“战略协议”破解区域发展壁垒
共建校地合作平台。教工第一党支部与长清区双泉镇签订战略框架协议,挂牌“乡村振兴产业学院校地合作共建单位”,联合打造“数字乡村管理人才实训基地”,提供《数字化赋能农村合作社转型机制及效应研究》《AI虚拟主播研发及直播电商客户数据采集系统开发》等课题的咨询服务工作。
深化东西部协作。工作室与甘肃省临夏州乡村振兴局签订合作协议,开展“党建+产业帮扶”行动,为东乡县金银花产业设计“直播电商+区块链溯源”方案,推动产品进入北上广深高端市场。
(二)产教融合促发展:以“平台共建”激活创新动能
重大科研平台突破。联合济南博赛网络科技、山东祥辰科技集团成功申报“农业品牌数字化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聚焦农产品电商、品牌IP孵化等领域,2024年10月山东省农业品牌联盟在北京成立,致力于提升山东农业品牌价值,为推动山东省现代农业的高质量发展凝心聚力。
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牵头成立山东省农业品牌联盟,联合省内32家龙头企业发布《农业品牌数字化发展济南宣言》,共建“品牌诊断—IP孵化—数字营销”全链条实训体系。依托联盟举办“品牌强农”助农讲座,覆盖河南、四川等8省乡村振兴干部1200人次。
(三)社会服务提质效:以“靶向赋能”破解乡村发展难题
调研指导精准服务。组建党员专家团队针对滨州阳信鸭梨产业制定“高端化转型”方案,设计开发“鸭梨酵素”“低糖梨膏”等新产品,助力企业进入盒马鲜生、Ole’超市等高端渠道。协助济阳仁风富硒西瓜与工作室合作单位山东雅利安供应链集团共建“智慧供应链实验室”,设计“硒引未来”区域公用品牌,推动该产业入选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
品牌建设赋能乡村振兴。工作室为聊城冠县灵芝、莘县蔬菜等特色产业提供品牌数字化升级服务,打造“区块链+溯源”平台,撰写的《沿黄农业品牌资源调查及其价值提升研究》获批山东省高等学校服务黄河重大国家战略特色项目。团队受邀参与农业农村部山东农业品牌建设专项调研,并呈报专题调研报告一份。
牵头在北京成立山东省农业品牌联盟
二、创新“3F”工作模式 激活党建内生动力
(一)“点单式”党课(Order Form):精准滴灌,靶向提升
聚焦“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核心任务,构建“4+N”党课体系,设定“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贯彻《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弘扬教育家精神”4个固定专题和若干自选专题,由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线上点单,选取一定数量点单量较高的教工党员担任主讲人,将理论学习与乡村振兴实践深度绑定,实现“供给侧”与“需求侧”精准对接。
(二)情景式主题党日(Situational Form):沉浸体验,知行合一
将主题党日嵌入“真实场景”,工作室党员教师结合学生需求,带领结对党支部学生进企业、进乡村,联合开展社会实践、观摩交流、志愿服务等活动。2024年7月以来带领学院萤火荣光志愿宣讲团,走进幼儿园、小学、中学、村庄、社区、红色景区、纪念场馆等,开展党的精神谱系宣讲34次,覆盖3000余人次。
(三)交互式工作坊(Interactive Form):跨界共创,成果转化
聚焦“党建与业务双融双促”核心命题,构建“支部搭台、师生共研、难题共破”的交互式工作坊机制,通过“主题研讨+实践验证”双轮驱动,推动组织生活规范提升与学院发展难题攻坚同频共振。学生党支部将“交互式工作坊”活动纳入组织生活开放日,邀请结对单位参与,通过“标准解读—案例剖析—情景模拟”三个环节,推动教师党员、企业党员与学生党员共同进步。
支部党员带领学院“萤火荣光志愿宣讲团”开展宣讲
三、深化“党建+”融合效应 构建多维发展共同体
(一)教学融合,强化课程思政育人效能
支部党员教师牵头成立“课程思政教学创新团队”,将党建元素与专业课程深度融合。例如,《管理学原理》课程团队开发“党建引领企业社会责任”教学模块,结合中国建材集团党委“党建+绿色转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企业效益与社会责任”的辩证关系;《市场营销学》课程设计“红色品牌IP孵化”实践项目,组织学生为沂蒙山革命老区非遗产品打造“红嫂IP”营销方案,获评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
(二)科研融合,激活成果转化新动能
聚焦“党建引领科技创新”核心目标,构建“需求导向—联合攻关—产业落地”全链条科研融合机制,推动党建与科研同频共振。以党建为引领,鼓励教师党员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开展科研工作。发挥党组织在科研团队中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提升科研成果的质量和应用价值。成立“乡村振兴农业品牌建设服务团队”,建设乡村振兴社会服务网,党支部联合济南博赛网络科技支部、山东省农业品牌联盟共建“数字乡村技术联合实验室”,围绕农产品区块链溯源、品牌数字化管理等方向开展联合攻关,工作室骨干承担的《沿黄农业品牌资源调查及其价值提升研究》获批山东省高等学校服务黄河重大国家战略特色项目,受邀参与农业农村部山东农业品牌建设专项调研,并呈报专题调研报告一份。
(三)产教融合,驱动乡村振兴产业升级
工作室积极探索适应现代乡村企业职能管理人才需求的创新培养模式,成功构建了“协同行业,双群对接,集成培养”的工商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获批省级、市级对接产业服务平台“农业品牌数字化济南市工程研究中心”及“农业品牌数字化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为农业品牌数字化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此外,工作室还积极与地方政府及企业对接,近2年来先后与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双泉镇、地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淄博和富有限公司等建立合作关系,将高校学科资源优势与地方资源优势紧密结合,为高校人才培养和乡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受乡村、企业、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委托,承担了大量横向课题,利用专业优势帮助乡村及其企业行业解决品牌运营和人才培养问题。2024年获得如家集团最佳合作院校称号,与泰安维海开展的《光热产品营销渠道与盈利模式研究》项目,与山东凯瑞合作的《电商环境下连锁行业营运模型创新研究》项目以及与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合作的11个系列课题顺利结项并获得广泛推广。
学院建设使用的山东省农业品牌协同创新中心品牌建设模拟实验室
山东女子学院工商管理学院教工第一党支部将以“强国行”专项行动为牵引,勇担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努力打造新时代高校基层党建与“双一流”建设融合发展的标杆典范,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商科党建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