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磁兼容与防护全国重点实验室党支部:电磁铸魂共识领域本色,党建引领筑牢强国基石

来源: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发布时间:2025-07-01 17:59:22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磁兼容与防护全国重点实验室党支部以“空天报国”和“电磁强国”为牵引,现有正式党员48名,支部充分发挥北航红色基因在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优势,聚焦强国行“党建联建、实践育人、科技赋能、教育服务”目标,凝练并发扬“矢志不渝、敢为人先、攻坚克难、电磁报国”的“电磁魂”精神,指引高端装备电磁顽疾根治和电磁领域高端人才培养,电磁安全实验班、电磁科学新刊、虚拟教研室等独特做法已形成广泛社会效应,是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和2024年全国最美教师团队。提出并践行“党建铸魂、厚植情怀、底线约束”的党建理念,支部定期讲授“党史、校史、团队史”,倡导“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的家国情怀,是北京市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团队,90%以上毕业生进入国家主战场。强化并实施“党建科教相长、榜样思政融促”的党建举措,支部涌现了党的二十大代表,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内涵式党建正引领全体师生阔步“电磁强国”之路。

图片

荣获2024年全国最美教师团队

一、党建引领:凝练电磁精神,实施精准党建联建

传承电磁魂精神,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支部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党的二十大代表、北京市优秀党员苏东林院士的引领和支部书记的组织规划下,明确支部强国行的建设和工作目标;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团结广大的党员群众,促进产学研用转化,保障国家安全,培养出一支以80后党员为核心的青年科研院队;以社会主义建设为己任,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和引导学生党支部,培养合格社会主义接班人。

夯实全重结构,强化党建联建。支部在加强自身建设的同时,积极与其他党支部、企业等开展共建活动,特别是依托电磁兼容与防护全国重点实验室“1+2+M”网系,结合业务或思政工作,同航天科技九院704所研发中心党总支、人力资源党总支、增材制造国家工程实验室党支部、电磁安全学生党支部、项目审核中心等联合开展交流学习活动,促进“强国行”专项行动全面落实。

图片

同航天科技九院704所开展联合党建活动

二、教育服务:依托榜样力量,实施电磁春雷科普

服务社会,做电磁文化的传播者。2024年度,支部党员苏东林院士累积20余次在国内围绕强国战略、美丽电磁、电磁安全等主题开展电磁强国科普,覆盖政府、高校和院所等单位。此外,支部党员还积极参与多项公益活动,包括《开讲啦》《科学家直播间》《老师请回答》《改变世界的30分钟》等,推动电磁安全相关技术、理念和思想向社会各层次普及。同时,支部所在团队还针对电磁兼容红色工程师亟需开展培训,创建电磁兼容专业培训基地,目前已持续组织了近30期电磁兼容技术培训,参训人员达3000余人次。

图片

2024年CCTV《开讲啦》:支部党员苏东林院士分享“电磁”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

图片

第三十一期电磁兼容性技术培训成功举办

服务全球,做电磁科学的引领者。支部所在团队创办了本领域顶级国际学术新刊《电磁科学》,获批中国科协高起点新刊计划支撑,由电磁领域权威专家构成编委会,支部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苏东林担任主编。期刊获批国内、国际双刊号,并依托IEEE线上开放获取平台正式运行;2024年期刊获国际知名文献摘要与引文数据库Scopus收录,目前已打造成为电磁领域具有影响力的前沿交叉学术平台。

图片

Electromagnetic Science期刊2024年首次编委会议在北京顺利召开

三、科技赋能:聚焦原始创新,服务科技自立自强

聚焦国家重大亟需,取得多项电磁领域原始创新成果。支部所在团队始终围绕国家重大需求,提出了要素集理论方法,研发了系统级电磁兼容设计软件,已在32家研制单位示范应用,使航天、航空等领域电磁兼容设计能力整体跃升,相关成果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此外,支部所在团队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探索“揭榜挂帅”机制的精神,申报了成都岷山电磁环境适应技术研究院,并成功获批“岷山行动”计划第二批揭榜项目,成为新型举国体制下的科技创新创业发展新基地,助力国家电磁安全力量布局。

瞄准重大科研成果转化,构建产学研一体的联合体。支部所在团队联合国内29所高校、科研院所及优势企业共同发起成立中国电磁环境效应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以技术创新需求为纽带,有效整合了产、学、研、用各方资源,形成了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提高了电磁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引领了电磁环境效应行业的发展。

图片

2024年中国电磁兼容及电磁环境效应技术及产业创新大会顺利召开

四、实践育人:瞄准人才需求,顶层谋划积极实践

努力“打样”电磁兼容与电磁安全学科布局。向国家建议并获批了“电磁兼容与电磁环境”学科,建设了“电磁场与无线技术”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发起倡议建设了急需专业领域,获批建设电磁场与无线技术专业虚拟教研室并连续两年获评典型,获批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图片

第二届全国电磁场与无线技术专业虚拟教研室暑期学校暨电磁大赛举办

开展电磁兼容与电磁安全人才培养顶层谋划。打造电磁魂引领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设置本硕博贯通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强化深入院所和科研一线的人才培养“北航理念”,鼓励学生把论文写在科研攻关一线,培养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创新型人才,铸就了“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情怀。2024年,支部党员指导的硕博士因出色表现受到书面表彰,指导十余位同学在“互联网+”大赛、“挑战杯”、冯如杯等科技竞赛中斩获荣誉,3位同学获北航青年最高荣誉——北航五四奖章。

图片

指导赵芃宇等人参赛的项目“基于深度学习的汽车产线电磁安全可视化评估方法”获得特等奖(擂主)

打造独一无二的电磁安全人才培养软硬件平台。让学生有机会“在真现场、寻真需求、求真方法、解真问题”:陆续建设了以“米-8”“运-8”为载体的电磁兼容量化设计和半实物仿真、线缆电磁敏感试验、高灵敏度光电探测等世界级平台,并与华为、商飞、芜湖机械厂、国网智芯、一院14所等多家单位共建联合培养实践基地,打造一流的研究生培养条件。经过种种努力,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初见成效:电磁场与无线专业本科班(电磁安全实验班)获评北京市优秀班集体,“‘厚植情怀,电磁强国’电磁场与无线技术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获北航教学成果奖特等奖。

图片

首届“电磁安全实验班”毕业授旗仪式举行

第二十八次全国高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指出,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回答好“强国建设、高校何为”的时代命题。为此,电磁兼容与防护全国重点实验室党支部将继续秉持“矢志不渝,敢为人先,攻坚克难,电磁报国”的“电磁魂”精神,在新时代的征程上,勇攀高峰,再创辉煌。

责任编辑:衣俊达
热度
more +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