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国行”特色做法|江苏安全技术职业学院:党建引领,强国有我 安全“智造”中国高精尖技术人才
党建引领,强国有我
安全“智造”中国高精尖技术人才
江苏安全技术职业学院 智能制造与应急装备学院 教师第一党支部 刘艳梨
mee_liuyanli@126.com
江苏安全技术职业学院智能制造与应急装备学院教师第一党支部是第二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党支部和江苏省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党支部在江苏省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比赛中获一等奖、党员教师指导学生参加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总决赛争夺赛装备制造赛道中智能电梯装配调试与检验组荣获金奖。党支部现有党员24名,党支部书记由刘艳梨博士/副教授担任,支部副高职称及以上职称12人,占比50%,硕士及以上学历20人,“333”高层次人才1人,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骨干教师3人,党员队伍整体素质高。党支部积极响应“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以党建引领为核心,以创新驱动为动力,打造“五合七力”党支部,助力党建联建、教育服务、科技赋能、实践育人等方面高质量发展,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伟业贡献高校智慧和力量。
构建“五合”并进法
形成“七力”党支部
以“双创”任务为依据,以“七个有力”为重点,形成“一字文化育师生”“八项结合强教育”“五项融合一积分”“三困帮扶助成长”“围绕中心抓党建”的五项措施,呈现出“贴合”“结合”“融合”“适合”“契合”简称“五合”并进法。进行提炼加工,使之系统化、理论化,力求有效地指导实践,形成以“五合”并进促“七力”党建工作机制,即:文化创建贴合专业,凝聚师生有力;思想政治结合渗透,教育党员有力;党建业务融合推进,管理党员有力;精准帮扶适合教育,服务师生有力;党政同心契合共进,班子建设有力,打造“五合七力”党支部,推进党建工作创新开展,推动院系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更加坚固,党员表率作用更加突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成果更加丰硕,助力党建联建、教育服务、科技赋能、实践育人等方面高质量发展。
落实党建总目标
助推党支部提质增效
一、党建联建:凝聚合力,构建协同发展新格局
江苏安全技术职业学院智能制造与应急装备学院教师第一党支部始终坚持党建引领,积极探索党建联建新模式,通过与地方企事业单位、社区及其他高校党支部开展联建活动、建立苏电院党建联盟,构建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党建工作新格局。
围绕立德树人,积极创新党建工作方法,增加学习动能。党支部与徐州九州职业技术学院、徐州工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徐州市青山泉社区等多家单位建立了党建联盟,定期开展“党建创新共育人才,校企携手共建党支部”活动、“党建引领科技创新”等党建联建活动,双方探索党建合作共建新模式和资源共享,聚焦党建引领、校地联动和党员的作用发挥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围绕智能制造技术研发、应急装备升级等主题进行探讨,并签署产学研合作协议。党员教师深入生产车间与企业工人及优秀毕业生深度交流,帮助企业解决了线路接错如何排查、起升控制信号故障如何排查和速度反馈信号有干扰如何解决等问题,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将党建工作深入车间、深入岗位、深入企业员工和广大师生心中,赋予党建工作新内涵,让党的建设统领教育教学与企业生产,共促校企双方事业高质量发展,着力培育“德技双馨”高技能人才,为进一步拓展产学研合作的广度和深度,推进党建工作与业务发展深度融合提供了新思路与新方法,共促校企双方事业高质量发展。
签署产学研合作协议
此外,党支部还积极参与区域化党建工作,与社区党支部联合开展“安全知识进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党员教师和学生志愿者为社区居民普及应急安全知识,提升了党支部的社会影响力和服务能力。通过党建联建,党支部不仅拓宽了党建工作视野,还为“强国行”专项行动注入了强大动力。
二、教育服务:立德树人,培养新时代强国建设者
教育服务是党支部的核心职责,党支部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强国行”专项行动中,党支部以学生为中心,将“强国行”专项行动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构建了“课程思政+实践育人”双轮驱动模式,并通过和贾汪中专、睢宁中专、徐州工业等学校开展教学研讨、安全宣讲进校园、防溺水教育等多种方式提升教育服务质量,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强国建设者。
防溺水教育
在课程思政方面,党支部组织党员教师深入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将“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等主题融入课堂教学。例如,刘艳梨书记在讲授《传感器应用技术》课程时,结合我国制造业发展历程和未来趋势,引导学生树立“科技报国”的理想,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创新动力。
在实践育人方面,党支部依托学院实训基地和校企合作平台,组织学生参与“强国行”主题实践活动。例如,党支部与徐州应急装备产业园合作,开展了“应急装备创新设计大赛”,鼓励学生结合专业知识设计智能化应急装备,既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又增强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通过教育服务的创新实践,党支部不仅培养了一批具有家国情怀和创新能力的优秀学子,还为“强国行”专项行动提供了人才支撑。
三、科技赋能:创新驱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
党支部紧密结合智能制造与应急装备学科特色,以科技赋能为核心,积极服务国家“制造强国”“应急安全”战略需求,成立了“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创新团队”,由刘艳梨书记担任工业机器人项目负责人,带领党员教师和科研骨干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团队围绕智能化应急装备、工业机器人等领域,承担了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并取得了多项专利和科技成果,例如,获批课题共计5项,其中:省级纵向课题5项,横向课题3项,申报省级项目建设2项,其中,结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结题青蓝工程1项。发表期刊论文共2篇。授权专利共2项。横向课题到账6.2万。培训创收11万。校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优秀教师和优秀教育工作者共2人。指导学生参与国家级、省级大赛获得国家级33项,其中国家级比赛18项:一等奖10项、二等奖6项。其中,教师教学能力比赛获得省赛一等奖;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总决赛争夺赛装备制造赛道中智能电梯装配调试与检验组学生荣获金奖等创新性成果。
青蓝工程
此外,党支部还积极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与多家企业合作建立了产学研基地,将科研成果应用于实际生产。重点对接融入徐州市工程机械相关产业链党建联盟,将组织资源、人才资源、创新资源等有效聚在链上、融在链上,助推链上企业做大做强,为科技赋能。
通过科技赋能,党支部不仅提升了科研创新能力,还为“强国行”专项行动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四、实践育人:知行合一,锤炼师生担当作为
党支部始终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强国行”专项行动为契机,组织师生深入基层、服务社会,在实践中锤炼担当作为,展现新时代高校师生的精神风貌。
党支部组织党员教师和学生志愿者积极参与社会应急安全服务,到黄山街道社区宣讲,开展省级中小学电梯职业体验活动,主持电梯社区课题,赴徐工消防安全装备有限公司、徐工挖机、徐州康泊、江苏华恒等企业调研多次,到贾汪法院开展党纪现场学习、廉政教育活动。为社区群众普及应急安全知识,协助相关部门开展应急演练、帮助企业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难题,也充分展示了党支部在学院发展和社会服务中的战斗堡垒作用。
廉政教育现场教学
通过实践育人,党支部不仅提升了师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还为“强国行”专项行动注入了鲜活的生命力。
党建引领,创新驱动
为“强国行”专项行动提供高校范式
江苏安全技术职业学院智能制造与应急装备学院教师第一党支部以党建引领为核心,以创新驱动为动力,在“强国行”专项行动中展现了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的担当作为。通过党建联建、教育服务、科技赋能、实践育人等方面的积极探索,党支部为“强国行”专项行动提供了高校范式,为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提供了宝贵经验。
一是坚持党建引领,构建党建联建新模式,凝聚发展合力;二是坚持教育为本,构建“课程思政+实践育人”双轮驱动模式,培养新时代强国建设者;三是坚持科技赋能,以创新成果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四是坚持实践育人,在服务社会中锤炼师生担当作为。
这些经验为其他高校党支部推进“强国行”专项行动提供可借鉴范式。未来,党支部将继续发挥“双带头人”示范引领作用,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新征程上砥砺前行,为全省、为国家的教育事业贡献力量。
下一步,党支部将以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为契机,继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强党支部建设,提升党员素质。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加强理论学习,提高党员的政治素养;二是深化课程思政建设,提升教育教学效果;三是创新组织生活形式,增强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四是加强党员管理,确保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我们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坚定的决心,继续推进教师第一党支部的各项工作,为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和重点工作任务实现提供坚强组织保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谱写新的篇章。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