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线上课堂教学改革推进大思政融合育人改革
作者:赵建伟
2024年12月30日,学习“学习标兵”颁奖在全校火热展开,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在线课堂学习“学习标兵”、“学习之星”系列评选活动画上圆满句号。江门职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大思政融合育人课题组全力推进科技赋能的“学习标兵”、“学习之星”系列评选活,源自“三教”改革和科技赋能思政教育的需要。在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线上课堂教学已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
“三教”改革是职业教育领域的关键举措,这一改革是将宏观的教育政策转化为具体实践的桥梁,对于激发职业教育的内在活力和提升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为了积极落实学校的“三教”改革精神,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大思政融合育人课题组积极紧随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新趋势,大力推进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和应用。通过开展在线学习“学习标兵”评选活动,在教学改革上取得了显著成效。2024年,马院党建联建、教育服务、科技赋能、实践育人等大思政课育人活动,获学习强国、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中国教育在线等国家级主流媒体宣传报道9次,行走思政课活动获省“双百行动”专班工作简报宣传报道,法律服务我在“行”活动,获学习强国、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中国教育在线等国家级媒体宣传报道6次.
通过科技手段,思政教育能够打破传统教学的时空限制,实现资源的高效共享和优化配置。线上平台的互动性和灵活性,为大思政融合育人提供了新的可能。为了深入推进科技赋能大思政融合育人改革,马克思主义学院结合本校实际,立足线上课堂教学改革,通过理论主课堂、线上辅课堂和社会大课堂三维融汇,全力推进大思政融合育人改革,打造三个课堂融汇育人的新模式。成果组在赵建伟教授带领下,在全省高职院校率先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网站建成使用人次超2500万、覆盖33所学校的学银在线。
在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中,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结合时事热点,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讨论,从而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同时,线上教学的个性化学习路径设计,能够更好地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实现因材施教。通过线上平台,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访问课程内容,进行自主学习,这不仅提高了学习效率,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科技赋能的线上课堂教学改革,正逐步推动教育模式的创新,为培养新时代的复合型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这个过程中,大数据分析技术的应用也起到了关键作用。通过对学生学习行为、兴趣偏好以及学习效果等数据的深入挖掘和分析,帮助成果团队教师能够更准确地把握学生的学习状态和需求,进而调整教学策略,优化教学内容。这种基于数据的精准教学,不仅提升了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也促进了教育公平的实现。
因此。科技赋能的线上课堂教学改革,不仅推动了教育模式的创新,也为大思政融合育人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路径。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我们有理由相信,线上课堂教学将在培养新时代人才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获得“学习标兵”、“学习之星”表彰的同学纷纷表示,通过在线课程学习,进一步激发了学习思政课的兴趣,深入学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收获颇丰。其中,24大数据技术1班余雨晨同学表示:“制定明确的学习计划至关重要,依据课程表与学习目标设定任务,让学习有条不紊。课堂上全神贯注紧跟老师思路,积极互动,不错过任何知识点。课后及时复习并整理笔记,通过做题巩固。遇到难题,先独立思考,再向老师请教,绝不放过任何疑惑。此外,还会广泛阅读各类书籍拓展知识面。学习没有捷径,唯有持之以恒、方法得当,才能不断进步,希望大家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之路。”24集成电路技术2班叶泓海同学表示:“老师细致入微的讲解让我们更好的理解了教学内容,也提高了学习兴趣。对于习题需认真的去理解才能提高准确率,错了之后需要牢记在心,在做单元测试时拿到自己满意的分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24模具设计与制造2班赵必宇同学表示“这门课在学习通平台资源丰富,为自学提供了便利。讲解细致入微,把深刻的思想剖析得通俗易懂,面对面教学更是加深了我们的理解与感悟。学习中可以反复观看章节视频,筛选提炼重点信息,认真完成章节与单元测试。遇到遗忘知识点,就回头重温视频,借助网络搜索或参与讨论来攻克难题,错题则剖析答案、牢记要点。不仅让我掌握了理论知识,更让我深刻领会其内涵与意义,我将继续努力,深入学习新思想并积极践行。”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