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构建“1+7+N”党群服务矩阵打造高校立体化铸魂育人体系

发布时间:2025-09-16 11:26:20

学校党委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按照“党委领导、部门统筹、多方参与、共驻共建”的原则,践行“以师生为中心”的理念,高标准构建“一中心七场景N社区”实体与云端双融合的立体化党群服务矩阵,打造集党建活动、思政教育、基层治理、师生服务为一体的集成式红色阵地群,成为学校高质量党建护航高质量发展的前沿阵地,获评首批浙江省高校党群服务中心示范单位。

一、基本情况

金职大党群服务中心由校党委组织部牵头设立、统筹管理,采取集中设点、一主多副、线上线下联动的方式,打造了“一中心七场景N社区”实体与云端双融的党群服务矩阵。“一中心”,即党群服务中心。实体中心选址在师生活动最集中区域,构建了使用面积8000余平方米的校内最大的、集成式综合服务平台;“七场景”,即中心涵盖党性思政教育、党校团校培训、一站式师生服务、校警共建共治、创新创业孵化、心理健康辅导、文体生活共享等七大场景;“N社区”,即依托“一站式”学生社区建成智信E家、智造“工”寓、阿郎居里、红砖家园、尚劳苑、鹿田书院、医路仁家、龙川书院、信义商苑、红旅驿站、七彩艺园等11个公寓党建示范点,把党群服务的触角延伸到师生身边。实体与云端双融,即在实体的党群服务中心之外,还构建了“金色年华”线上党群服务中心,实现师生服务事项“掌上办”。

二、主要做法

金职大党群服务中心注重突出阵地功能、教育功能、平台功能、服务功能、治理功能等五大功能,突出党味、强化服务,打造了“连心、用心、舒心、暖心、安心”的“五心”服务圈,让党群服务中心实力“圈粉”,留住“人心”。

一是聚焦党建阵地功能,强化制度建设,统筹管理更连心

为了加强党群服务中心的运行效能度,更好地发挥党建阵地功能,学校建立了党群服务中心联席会议制度,设置联席会议领导小组,由分管党建工作的校党委副书记为组长,组织部长为常务副组长,学工部部长、组织部分管副部长、信息中心主任等为副组长,16个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每季度召开一次会议,成员单位各司其职、协同配合,全面落实运行管理责任,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制度10余项,有力撬动各条线力量形成“一盘棋”,极大提升工作效率,让党群服务中心的管理统筹更连心。学校强化党群服务中心的政治属性,注重“党味”营造。采用“集中设点+分布式辐射”方式,构建“中心—公寓—网格”三级服务模式,中心主楼设置30余处展厅、讲堂等公共场所,将党建馆、融媒体中心、党校、各学院(部门)的党员之家纳入一体式管理,打造集成化党建阵地群,每幢公寓设置“六一个”标准的党群服务站(一个公寓党建名称、一个党建工作站、一批党员先锋岗、一片红色网格、一个学习阵地、一系列主题活动),搭建“行走在师生身边”的思想引领矩阵。

二是聚焦思政教育功能,强化队伍建设,思政铸魂更用心

组建以“领导干部+优秀党员”带头宣讲、“教授+博士”示范宣讲、“思政教师+辅导员”教育宣传、“骨干学生+优秀校友”朋辈宣讲等多层级宣讲队伍,组织开展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百场大宣讲,每年承接8000余名新生的入党启蒙教育、3000余名学生的党校培训,推出宣传作品500余个,充分发挥党群服务中心红色强基的党建枢纽作用,使中心成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创新理论、深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坚强战斗堡垒。以党建进公寓为载体,在11幢学生公寓建设15个辅导员工作室,打造“书记加油站”“圈层成长共同体”“ZHU梦青年班”等特色品牌活动,突出思政铸魂,让学生感受到辅导员住进这里,也走进了心里,思政铸魂更用心。

三是聚焦综合平台功能,强化集成布局,共享空间更舒心

学校坚持开放、集成、共享的原则,打造了线与线上双融合的党群服务中心。实体党群服务中心营造了简约、协调、温馨的环境,做好规范标识标牌设置,外部悬挂“金华职业技术大学党群服务中心”,在服务大厅入口处醒目位置设置阵地分布图,在各功能区域入口悬挂简明标牌。按照一室多用、集成落地的理念,盘活场地资源,优化基本功能区块布局,设置了固定窗口8个、机动窗口4个,提供线下服务87项、自助服务60余项,充分提升中心的环境友好度和功能实用度。线上党群服务中心依托“金色年华”开通了93项“金职事事通”服务,提供24小时暖心服务“不打烊”,每年为师生线上办理事项超过45万件次,占全部服务95%以上,真正实现“让数据多跑路,让师生少跑腿”。通过线下和线上双融党群服务中心体系,提供集成化的思政教育、创新创业、心理健康、生活保障、文体活动等服务,打造师生想来、愿来、爱来、盼来、还来的友好型共享空间,畅通服务师生“最后一百米”。

四是聚焦师生服务功能,强化按需设置,亲民服务更暖心

学校坚持把师生的诉求清单作为履职清单,建立需求、资源、项目“三张清单”,创设“书记校长”有约、“我为师生办实事”等活动载体,整合校内16个部门资源和银行、人社、通讯、公安、共享单车等社会资源,从师生需求出发,引导各方融合发力,不断提升服务内容和形式,解决好师生最关注的问题。实行延时错时服务制度,按照学生作息时间,延长服务至晚上九点,工作日错峰安排人员在岗,开学和毕业季、新教师报到周等特殊节点增设服务窗口,做到为师生服务不打烊。创建了高效便捷解决学生的学费生活费燃眉之急的“校园地助学贷款办理点”、人才服务“暖心十条”“青春合伙人”等深受学生教师喜爱的活动品牌,有效提高师生的参与度和获得感,中心年均接待参观学习超4000人次。

五是聚焦高校治理功能,强化数字赋能,校园智治更安心

强化数字赋能,建设“师生一件事”多跨场景,推动校内各大平台信息互联互通,建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覆盖师生服务网,放大党群服务中心在学校治理中的“驾驶舱”作用。在党群服务中心一楼设置校园呼叫中心,集中场地和人力,减少中间环节,提高了指挥调度效能。成立校警驿站,常态化开展防火、防盗、防骗、防毒等专题防范宣传;开设法治讲座、安全知识竞赛、应急处突演练等活动,提高师生防范能力;开展纠纷调处,及时化解矛盾,一盘棋提供治理服务,切实提升校园综合治理能力水平,维护校园稳定,让师生更安心。

三、成效与思考

接下来,金职大将以红色阵地为依托,聚焦师生需求,持续提升“1+7+N”线下线上双融合党群服务矩阵功能,进一步强化党建引领、拓展建设内涵、健全管理机制、优化服务功能、推进数字赋能,不断夯实基层党建之基、筑牢基层党建之魂,孵化出一批具有一定示范价值和辐射价值的基层党建标志性工作和精品化工程,绘就出“党建引领育人、筑基红色根脉”的阵地图谱,切实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学校高质量发展,让师生切实感受到党始终在身边的温度和力度,将党群服务中心建成“铸魂育人”中心。


责任编辑:于辰辰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学校党委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打造集成式红色阵地群。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