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医附院康复医学科党支部儿童康复病区党小组开展“乐动星空·心语童行”孤独症日主题党日活动
2025年3月31日,在第18个“世界孤独症日”前夕,滨医附院康复医学科党支部儿童康复病区党小组于残疾人康复中心成功举办了“乐动星空·心语童行”孤独症日主题党日活动。此次活动将党建工作与关爱孤独症群体紧密结合,以实际行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为孤独症儿童及其家庭送去温暖与支持,营造了包容、友爱的社会环境。
党建引领:活动核心驱动力
滨医附院康复医学科党支部始终秉持以党建为引领推动各项工作发展的理念。在此次孤独症日活动的策划与组织过程中,党支部发挥了核心作用。党支部成员积极组织协调各方资源,从活动创意构思到每一个具体环节安排,都凝聚着党员们的心血。他们深刻认识到,通过党建引领下的活动开展,不仅能丰富儿童康复中心孤独症儿童的生活,更是对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积极践行,为这些特殊需要的孩子们提供更全面、更温暖的关怀。
活动现场:温馨氛围暖人心
活动当日,阳光洒满残疾人康复中心,现场洋溢着温馨的氛围。一大早,党小组成员与志愿者们就忙碌起来,为活动开展做最后的准备工作。随着孤独症儿童和家长们陆续到来,活动正式拉开序幕。
活动伊始,党小组组长张丽娜同志发表热情洋溢的开场致辞。她强调,关爱孤独症儿童是社会责任,也是党员干部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具体体现。希望通过此次活动,能让更多人了解孤独症群体,给予他们更多的理解、包容与关爱。
随后,精彩的音乐互动环节开启。专业音乐老师带领孩子们进入奇妙的音乐世界,通过各种乐器和简单的节奏游戏,激发孩子们对音乐的兴趣。在音乐的熏陶下,原本有些拘谨的孩子们逐渐放松下来,脸上露出纯真的笑容。党小组成员和志愿者们积极参与其中,与孩子们亲密互动,引导他们感受音乐的魅力。
山东艺术学院陈俊伊副教授带来的“鼓圈疗愈”课堂成为活动亮点。通过即兴打击乐互动,孩子们在节奏律动中学习眼神交流、协同合作等社交技能。这种非语言音乐干预模式,有效缓解了孤独症儿童的情绪表达障碍。“咚咚的鼓声像一座桥,让我们触碰到孩子们丰富的内心世界。”参与教师感慨道。活动现场,家长与治疗师共同组成“支持圈”,用掌声和节拍为孩子们营造包容的社交场景。
多维度助力:积极影响显成效
音乐治疗、手工制作等活动本身就是孤独症康复训练的有效方式。通过参与这些活动,孩子们在语言表达、社交技能、动作协调等方面得到了锻炼,有助于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为进一步的康复训练奠定良好基础。
对于孤独症儿童的家长而言,活动提供了一个放松和交流的平台,减轻了他们长期照顾孩子所承受的心理压力,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支持与理解,重新燃起对孩子未来的希望。
未来展望:持续关爱与专业提升
未来,儿童康复病区党小组计划采取一系列举措,进一步推动对孤独症群体的关爱工作。
一是持续开展关爱活动。将定期开展针对孤独症群体的关爱活动,不断创新活动形式和内容。除音乐、手工等活动外,还将引入体育、科技等元素,为孤独症儿童提供更加多元化的体验,满足他们不同方面的发展需求。同时,逐步扩大活动的影响力和覆盖范围,不仅局限于本地的孤独症儿童,还将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辐射到周边地区甚至更广泛的区域。加强与其他地区的康复机构、社会组织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探索更有效的关爱模式和方法。
二是加强专业支持与人才培养。加大对孤独症康复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联合专业院校和培训机构,开展相关培训课程,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组建一支由医生、康复治疗师、心理咨询师等多学科专业人才组成的服务团队,为孤独症儿童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康复服务。积极开展针对孤独症的研究项目,探索更有效的诊断方法、康复技术和干预策略。通过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不断提高孤独症康复治疗的效果和质量。
此次“乐动星空·心语童行”孤独症日主题党日活动,是儿童康复病区党小组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生动实践。活动不仅为孤独症儿童及其家庭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帮助和快乐,也进一步增强了党小组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提升了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和服务意识。儿童康复病区党小组表示,未来将继续围绕关爱特殊群体开展系列党建活动,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让更多的特殊群体感受到党的关怀和社会的温暖,为构建和谐美好的社会贡献力量。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