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溯燕园路 对话青春时——党建引领赋能高校高质量发展
燕园夏木葱茏,学脉薪火相传。我支部书记蒲源,携着二十余载科研征程的沉淀与对母校的深切眷恋,重返燕园,为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的学子们开启了一场题为“回溯燕园路 对话青春时”的成长对话,讲座由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王亦晨主持。

蒲源首先深情回顾了自己的燕大求学经历,分享了宝贵的成长经验:一是独立思考,强调“尽信书,不如无书”,鼓励批判性思维;二是做人做事,提出“认清自己,做事先做人”,注重品德修养与目标定位;三是提前规划,针对严峻就业形势,呼吁同学们尽早准备,要重视英语和无障碍沟通能力的核心作用。而后坦诚讲述了自己从大一挂科到大二奋起直追的逆袭历程,以及从工程翻译到重返校园读研读博、海外交流的抉择。她激励在场同学“没有难学的科目,只要用心都能学好”。在升学建议上,她强调学业成绩、英语能力、核心加分项是成功关键,提醒保研考研面试务必诚信,并鼓励大家客观看待本科背景,用努力弥补差距。

随后介绍了其深耕的“超重力技术”,通过“纳米颗粒可控制备、DMI制造、二氧化碳捕集、深度脱硫”四个生动实例,深入浅出地阐述了该技术的巨大应用价值与广阔前景,并传递了科研工作“既要上书架,又要上货架”的理念。讲座尾声,蒲源以“足够的决心、完整的计划、强大的执行力,必将带来最后的胜利!”寄语学弟学妹。同时,还简要介绍了北京化工大学概况,耐心解答了同学们关于学业、科研、导师选择等方面的提问。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王亦晨对我支部书记蒲源的倾情分享表示感谢,并勉励在场同学以优秀学长学姐为榜样,把“艰苦奋斗”镌刻进每一次实验数据,把“严谨治学”融入每一篇学术论文,把“求是创新”注入每一项技术突破,在强国建设的赛道上跑出属于这一代燕大人的青春加速度。

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红心向党,笃行致远。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化学工程系党支部将以本次“回溯燕园路 对话青春时”活动为新起点,持续放大党建引领倍增效应:把校友故事转化为“行走的思政课堂”,把行业前沿升级为“科研攻关清单”,把党员先锋锻造成“青年成长导师”,以高质量党建聚合校友、师生、企业三方动能,奋力书写地方高校高质量发展的化工篇章。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